金融学具体学什么区别?
简单说,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工具、方法、技术等分析解决金融行业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很多,大多数院校的金融专业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
1. 以货币金融理论为基础,主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管、投资保险与决策、国际结算与函电、个人理财规划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知识,为后期开展研究、获取高薪提供支撑。
2. 偏重实务操作,主要学习行业投融资、公司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上市辅导、国际金融、资产评估、财务分析与决策、投资咨询与融资策划等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同学们可以系统学习金融领域的各种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具备全面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 结合数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主要学习随机控制模型与决策、量化交易策略设计、金融工程与算法、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金融、机器学习等课程。此类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同学们的量化分析和编程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编程能力、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金融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这类人才的就业率也相当可观。 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些院校设置了如信用风险与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与衍生品、国际金融组织等方向,以及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信用风险、金融科技等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