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型硕士怎么做科研?
以我所在的学院为例,在研究生课程里设置了两个必修的科研训练课程(10学分)和一个选修的科研训练课程(6学分)。每个科研训练课程的导师由不同的系里指定,比如A同学学习的是金融专业,那么他的第一门科研训练课程就可能出自于会计系或者经济系的导师;第二门可能出于金融系的导师或者管理学院的导师。最后一门则可以自由选择学院的任一导师。这样同学们就可以通过三门课,从不同学派、不同领域的主导老师处学习到如何开展研究、如何进行文献梳理和学术规范等基础知识。
这三门课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学到理论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将这些理论用于实际,即通过指导老师们布置的相应课题,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从而培养大家的研究能力。 除了这三门必修的课程之外,学校还会开设相关的研讨班、讲习班以及各类讲座,内容涉及研究设计、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
这些培训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往往还十分生动有趣,经常请来的嘉宾都是学术界的大牛,因此同学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和这些业界的大佬们交流,了解学术圈的动态。 同学们在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和联系心仪的导师展开研究,完成硕士阶段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