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出国留学的人多么?
我们14届高考毕业生,全市13500人左右参加高考。考取清华北大等C9联盟高校的有28人(这个是没有扣除复读生的),而其中就有7人在清华、北大就读一年后,选择放弃中国国籍加入他国国籍并转入他国大学就读; 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回到国内工作,也有少部分还保持着外国国籍并在他国生活工作。
以2016年为例,清华大学国际生毕业留驻中国的只有6人,北京大学国际生于次年并未发布统计。这21位“海归”中,从事金融行业的最多,有5人,占据整个样本的23.8%,然后才是科研教育业(3人)、信息技术业(3人)和制造业(2人)。 “从职业来看,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已经回归本土,融入中国社会,只有少数人依然保留外国籍。”一位知情者如此评价说。 上述样本中的21个人拥有中国护照,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有7人的身份证信息属于失效或者作废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注销了国内户籍,完全融入了外国人居住的生活圈。
这位知情者补充道,这些退学出国再转学回来的学生的学籍档案现在全都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管理,但是他们的户口和身份证信息都被注销了——“因为按照我国法律,外国国籍是注销户籍的前提条件。” 这位知情人还表示,这些学生入学的时候都是按留学生待遇注册的,所以学费相当昂贵——比如说在清华大学国际学生院的收费标准是每年5万左右(人民币),相当于普通清华本科生4倍的价钱。此外这些学生还能享受中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 但即便享受高待遇,这些学生仍然比不了中国国籍的本科生,因为在本科学习期间,他们不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而且不能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这些限制条件直到他们研究生阶段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