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民新给房子吗?
香港的房价收入比全球最高,以公务员为例,1973年的房屋福利计划还允许公务员申请租金相对较低的新建公共住房,但到2016年这项政策已经取消。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4 年香港的房屋价格收入水平已经达到 63.6,是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水平的 5.4倍;而人均GDP水平达到45521美元,高于新加坡(42475)、瑞士(38730)和日本(38246)等发达国家,甚至高于澳大利亚和美国。
与房价收入相比更为夸张的是租金收入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的时候香港家庭的房租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 45%,是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亚洲比例最高的地区。 因为地价和房价都太高,香港的年轻人很多都选择与父母一起住,导致房间面积特别小,一般的套间大概就三十平方米左右,一居室的户型更是小的可怜。这种房型在内地几乎无法想象,但是在香港却很常见。 我们来看下在香港买了房的人和没买房的人生活的差异。
A 和 B 都是本科毕业,A 在香港工作并置业,B 则选择在新加披打工度假后申请永居。同样年薪20万港元的两人,按照政府规定的按揭上限,购买中位数楼价的住宅单位,A 要供 19.6 年,B 则需要供 49.6 年,即 B 的还款年限是 A 的两倍多。当然,这还没有将房贷利息计算在内。 如果将两人生育孩子负担抚养费考虑进来,A 的生活压力将会更小。虽然两人的工资一样高,但是 A 有房产产生的折旧和贷款利息约3万元每月,B 却没有这方面的支出。A 每年大约 1万元的公积金也会让还贷变得轻松一些。然而,这样的生活对 A 而言还是捉襟见肘,因为他还需要负担房租、水电和网络费等开支。算下来,他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反而比没有买房的 B 低近三千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