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什么时候有的?
大学本科教育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由基督教教会创办,最初只招收神、法、医三大专业学生,所以叫tripos(三个专业)。1200年在法国北部城市博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大学一一巴黎大学。但当时学校没有独立校舍,校址设在巴黎大教堂的附属建筑里。
中世纪大学的学科划分很细致,每个系都分成若干专业,每个学生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各项课程才能毕业;教学采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师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至今仍在沿用,只是学分制和选修课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班授课。
13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式大学,英国就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这些学校的建校理念都是复制巴黎大学模式。不过它们不像巴黎大学那样隶属于教会,而由地方贵族出面筹办。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由于不受宗教影响,这两个大学很快成了研究和传播现代科学的中心。到中世纪结束的时候,这两所学校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高校。
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兴起建设大型综合性大学的热潮。人们希望建一所囊括所有学科的大学,使学校成为研究型的机构。于是,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就成了现在大学的主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