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韩国怎么说?
韩语里“明”这个字是“명”,发音为“myeong”;而“德”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덕”(dok),另一个是“도트”(toet)。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명덕”(myeong dok)。不过,现在“名徳”这个词的意思变成了“名声和品德”,而最初的含义则是“明白地显示德行”。所以,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要明明白白地展现你的德行。 那怎么才算是有德呢? 《论语·颜渊》里记载了孔子和他学生的一段对话。子夏问怎样做算是有德,孔子回答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说,能够善待亲人、朋友,做人讲信用,虽然他说自己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但我认为他是个有德之人。可见古人也是把是否孝敬父母、是否守信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德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