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士研究生叫什么用?
日本的硕士,在日本叫做修士(しゅうせい),申请难度和录取要求都比博士课程要容易一些。 修士又划分成为研究科(かく)以及研究所(けんきゅうしょ)两种,虽然都是属于硕士课程,但在招生条件、培养方案等都有不同之处。
一般我们称呼的“大学院”,就指的是这种研究科的硕士课程。 修士课程,由各个大学的学部(はんだい)或者研究科设立,分为新制度(こうせいどう)以及旧制度(きゅうせいとう)。 新制度是在1997年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与欧美大学同等水准的大学教育体制,于2004年开始全面施行。除了个别学校之外,大部分的名校都已经实行了新制度。
在旧制度下,修士毕业需要发表自己的论文,并且通过学校的答辩;而在新制度下,修士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只要通过学校的答辩就可以顺利毕业。有的学校对于学生是否发表论文也没有硬性要求。因此有同学会问,有没有不发表论文也能拿到学位的学校呢?答案是肯定有的啦~ 修士课程的学习时间,基本都是两年。第一年属于选课阶段,第二年是修完所有必修科目并准备考试的时间。
从考试的难易程度来说,理工科要比文科容易很多。文科的考试科目一般会涉及日本文学史、日语语言学等本专业相关知识,而理工科可能会涉及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翻译或者是计算机制作图形等等。
除了一般性的笔试面试外,有的学科会有专门的研究计划(プログラム)的考试,比如理科有时会涉及实验操作。 因为修士考试是各个学校自主命题,所以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或是题目类型。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