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授课型博士读几年?
一般2-3年,具体要看专业和学校。 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拿出来分享: 在英国就读研究型硕士/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入学门槛高 虽然大多数学校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设置有PhD level(简称PHD)的课程,但是能够拿到名额的人并不多。一般要求申请人具有出色的学术成绩和丰富的科研经历才能被考虑。所以想要申请到很好的学校以及获得奖学金的几率更大。 首先体现在申请门槛上,同样是一档的大学,UCL、IC、曼大的门槛就比其他大学的要高一些;同样是商科,LSE会比华威的要求更高些。而且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某些专业由于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数理能力或者编程能力会相对难一些,比如剑桥的计算机、数学系。 除了优秀的绩点之外,科研的经验也很重要。因为教授们会更愿意招收有着扎实研究基础的学生,这样在博士阶段也能很快进入状态。如果是本科在读的同学就更需要注意了,最好可以在本科阶段多做一些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项目或者实验,为未来申博打好基础。
2. 考试加论文,顺利毕业不易 PhD虽然是博士学位,但从录取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博士模式”。从上课的模式就能看出来,课程以讲座和seminar为主,配合一定的实验室或课外活动。所有的学习过程都以课题为导向。 如果学生选择了full-time的PhD,那么基本上每天的活动就是去学校上课——做research——写report。如果学生选择的是part-time PhD,那么就需要利用周末以及假期的时间来集中做research并撰写报告。无论是哪种形式,学习的压力都非常大。 PhD不像Master有一个明确的开学时间节点,它的学习时间完全取决于学生完成论文的时间。但无论是Part-time还是Full-time,一般4年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在4年之后没有完成论文,则最多可以再延期一年。不过延期的期间也需要支付额外的学费。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最困难的并不是学业的压力,而是身在异乡的孤独感。虽然同学们每天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但是下课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回到各自生活的圈子,周末闲暇时间也可以约一下,但是平时能见到面的机会真的不多。尤其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所以在异国难免会产生一种孤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