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家长最关心什么意思?
就是“你留学回来了,你的价值还是低于国内本科生” 这是让留学党很难过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最为真实的一句话。
虽然国家教育部明确表态: 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回国后,在就业时和全日制本科学历享有同样的资格。 然而现实情况确实是留学生在应聘时总是会被优先选择国内的本科生。因为企业认为留学生的学历水品不能保证,他们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你。而国内的本科毕业生则相对可靠得多。
还有一部分留学生在回国求职时由于语言不过关、缺乏相关实习经验等原因,只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通常这些工作的起薪并不高,如做外贸的跨境电商,运营工资大概5k左右;做技术的,开发测试等工作,也就在9-10K左右。相较于那些国内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的同龄人,他们的薪酬要低很多。所以,从收入上来看,留学生的“贬值”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也不排除个别留学生能拿到远超同辈人的高薪。但这仅仅是个例,且与所学专业、所在城市密切相关。就整体而言,归国留学生的就业率确实比本土毕业生低一些。
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况,部分留学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来提升自己。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各类研究生报名人数超过160万,录取人数约38万。其中,攻读硕士学位者145.84万人,录取28.85万人;攻读博士学位者14.32万人,录取3.69万人。 在这38万被录取者中,有37万余名考生选择了专硕,只有不到1万名考生选择了学硕(包括医学类)。选择读研(含硕士及博士)的留学生群体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