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专业需要学什么课程?
本科阶段的考古学专业,大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大同小异,一般包含以下必修和选修课程: 考古学概论、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历史学概论、人类学基础、考古资料整理与编撰、博物馆陈列策划与设计、文物摄影与图象处理、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博物馆管理、计算机应用等; (以四川大学为例) 每个学校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四川大学设立商周文明、汉代文明、三国文化、陶瓷艺术等四个研究方向;陕西师范大学设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基地班,分为史前考古及中华文明起源、先秦青铜器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军事考古三个方向;西北大学设立丝绸之路文明、西北民族宗教与文化两个方向。 所以题主可以看看自己感兴趣的高校考古专业方向的设置情况。
下面简单介绍几门核心专业课的情况。 考古材料属于特殊科研资料,不能像普通文科或是理工科那样进行实验、实验课教学或实习。因此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课程或者将实验内容融入其他课程。比如西安交大是将实验室工作融入到考古材料分析与鉴定这门课里的;而四川外国语大学则把语言课程与考古实地调查结合,在课程中安排学生参与出土简牍的释读。
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会有专门的实验课程,如南京大学开设的“考古发掘实习”、“陶器制作技艺实践”;山东大学开设的“博物馆展览设计实践”等等。不过这些课程多安排在研究生阶段。 以上只是简单的课程设置介绍,至于更详细的院校信息(包括历史人文方面)、专业信息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审批结果》(附链接http://www.chsi.com.cn/gpbc201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