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什么是大学专业?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含糊,所以我的答案可能不太清晰 美国的“专业”和国内的定义不一样。在国内,一个专业一般意味着这个学科的体系化课程;而在美国,一个专业(major)往往只是几门专业课的统称而已。就像中国的武术一样,是一个总称,里面分拳种、派别、地域等更多细分的科目。你问的“专业”是跟国内一样的意思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下面我说的就都符合你的问题了。
首先,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概念,因为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按照上述的学科划分的——比如,MIT的很多专业都是围绕工程类的,但是它的工程专业又分为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些方向有的可能热门,有的可能冷门,但是这些方向和专业的设立都是根据本学校的传统来设立的,很难说哪个就比哪个好或者哪个就比哪个差。至于那些所谓“热门专业”——比如商业管理什么的——则更不存在所谓“热”“冷”的问题了;因为这些专业里的很多方向都是“热门”所在。所以,在美国,如果你能上某个学校的某个系,那么这个系的绝大部分专业都是你可选的,不会有什么“热门”与“冷门”的限制。
其次,即便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不同学生的选择也会因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比如同一所学校的经济学专业,A学生可能喜欢宏观(macro)而B学生可能喜欢微观(micro),但这两个名词并非经济学专业的全称,也并不意味着前者就比后者热门或是冷门。这两类经济都学的是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只不过A和B对两方面的偏好各有不同罢了。 所以,如果你还没想好要学什么专业的话,不用担心。先选学校,选定了区域和学校之后,再来考虑专业。大多数的美国大学的网站上都提供了各个专业的介绍,你可以看看你喜欢哪些,然后再做决定。
另外,美国很多名校都设有pre-major(先修专业)的项目,也就是在你正式确定学习哪门专业之前,可以先修这门专业的部分基础课,在觉得合适后再选择这个专业。这种项目一般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只要完成了指定的必修课程即可。
在美国,自由博雅教育是其一大特征,最能体现美国特色的学位是文学士(Bachelor of Arts, B.A.)学位,和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B.S.)学位。这两种学位的共同点是都属学士学位,获得这个学位的同样要求是修满120-130个学分。这些学分中有一定数量的通识核心课程(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d Courses)或校方规定的基础课程(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以保证学生在写作、历史、艺术、科学、数学等科目中都有一个基本的涉猎,掌握社会公认为的“有教养的人”所具备的知识。通识核心课程包括普通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化、艺术历史和写作。一般要求学生把通识核心课程安排在最后一年之前完成。
B.A.和 B.S.学位的不同点表现在专业课程的要求上。 B.A.学位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较好的素养,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要求略低。如果攻读 B.A.学位主修教育课程,因为所学课程中要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教育专业学习的局限性受到了控制,所获学位自然就应该是 B.A.学位。
B.S.学位的专业课程则注重量化分析和自然科学的技术,要求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要选修得多一些。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都是属于有较大争议性的基本问题和现象,这些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课程内容没有明确的边界,学生可以较充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而专业课程则多为有确定答案和严格边界的问题,需要严谨周密的思考和表达。
美国大学中有些理工科专业授予学生理学士学位,如数学、化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等专业;但是也有些非文科专业却授予学生文学士学位,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电影戏剧、电影电视、艺术史学等专业。
学位名称由学校规定,不同学校对于 B.A.和 B.S.学位的不同侧重点规定可能不一样,学生选择专业和学位时,应以校方和主修科目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