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玛丽学院有钱吗?
一谈到美国的高等学府,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所谓的“常春藤”大学,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这些学校一般说来门第很高,“血统”很纯正。几乎都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的外国教会或公益基金会,是当时国内上流社会的贵族学校。
与之不同,在美国的100多所国立大学中,有这样一双“绝代双骄”,便是“公立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弗吉尼亚大学。美国众多学府中,公立常春藤大学只此一家和其二,特别珍贵。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学校不仅门第不俗,历史也很“光鲜”,都是在19世纪末由教牧大学转型为综合大学,当时,教牧大学在美国很多,如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始建年代在1789年,宾西法尼亚州天主教教的宾西法尼亚大学也同是1789年创建。
那几年正是美国西进运动进行得最热烈的历史阶段,众多的教牧大学为适应历史的进步,顺应时代的要求,纷纷由“神”转阴,朝着综合性的发展模式转型。这一时期转型成功的大学共十三所,称为“新常青藤”大学。而同时,另一批不能转型或转型未成的学校,仍保持着原有的面目,“神”性和“农”性仍然很强。
弗吉尼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9年,当时是康涅狄格州的贵族富豪创立的,名为“弗吉尼亚-威廉学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新的大学,也是美国南部地区第一所新类型的大学。1716年,建州时的弗吉尼亚州将教育大权委以教会, 教会在原属皇家学院的基础建立了威廉与玛丽学院。
1769年,因马萨诸塞州主教不满学院隶属英国国教会,愤而将新学院迁到切萨比克湾的罗亚尔港,取名为“新学院”。同时,还设立了造船、机械制造、冶炼和经商等专业。
1804年,该学院迁到威廉斯堡,以威廉和玛丽两姓命名。1860年,弗吉尼亚大学重新合并威廉斯学院和玛丽学院。1888年8月26日,西弗吉尼亚大学与弗吉尼亚大学合并,改称弗吉尼亚大学。
现在的弗吉尼亚大学仍是美国最宝贵的学术资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该大学的特色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气氛, 同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其前校长的座右铭是:"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sweat and tears"
(我唯一能承诺的是:血,汗水,悲伤和眼泪。)。该大学与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有正式友好往来。
美国公立大学每年提供的本科教育成本平均约为1万5000美元,这个成本包括学费、课本和实验等支出,而私立大学的平均教育成本则达3万3000美元。那么,同时拥有南北优势,“混血儿”的弗吉尼亚大学,有何吸引力呢?
据《华盛顿邮报》称,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弗吉尼亚大学宣布将从2009年秋季起,降低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一些学生学费。
据悉,新学费实行3年一等制,从2009-2010学年起,3年以内的研究生学费将分别降低4000美元、1900美元和1650美元; 2009-2011学年,3年以内的本科生将分别降低3500美元、1800美元和1550美元。其他一些费用也将降低5%。
近年来,各大学不断想方设法提高本学校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不仅降低了学费,而且采取了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其中包括给学习成绩优秀者提供以学费为报酬的奖学金;为各种学生提供以工作报酬为代价的奖学金,这种奖学金不要求家庭提供财力证明;设立“教学奖学金”,旨在奖励在夏季学校、暑期学校或大学预备班等大学预培课程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设立“国际研究奖学金”, 为那些打算在国际事务领域学习、研究、工作或以其他形式为此贡献力量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或)经济援助等。
威廉玛丽学院
作为另一所老牌的“常春藤”大学——威廉玛丽学院的情况如何呢?
该学院虽然没有官方网站,但通过简单的网上检索便知,该学院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同时,该学院的传统和实力也非常“显赫”。
该院创办于1693年,是英国君主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亲手创建,是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院,有“总统摇篮”之称,先后有9位美国现任总统和超过60名美国各国政府现任高级官员曾在此求学。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草拟者之一托马斯·杰斐逊曾在此发表《告人民书》。另外,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女校“救世军女童孤儿学校”于1874年建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