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学院是哪?
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每个人都想拥有高学历,以期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考自己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以公开的方式,公布考研的录取分数和招生计划。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只是内定为本校学生预留指标。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就产生了考研调剂。但是很多学校的调剂名额都是优先给本校学生的。或者就算公开调剂,选中的也是关系户。那对于这些在外校成绩拔尖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受到不公平待遇。今天小编所要讲的主人公就是一名考研调济生。
在考研复试结束,成绩公布之前,李娟(化名)像每一个等待成绩的考生一样百无聊赖。她知道,无论成绩如何,这个阶段终于快要过去了。而这个阶段,在她三年的考研历程中,只是短暂一瞬。未来,是希望还是灰暗,命运即将给她一个答案。
三年前,李娟踏进大学时,就决定了要考研。“那时,我觉得本科出来找不到好工作,而自己的学校又比较低端,所以想通过考研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提升自己的平台。”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娟在学校也不是优秀毕业生,也不是班级的优等生。她知道,自己要想取得考研的复试资格,必须争取院系排名前列。所以,从大三开始,李娟就早早做好规划,把每天的功课和复习落实到实处。在李娟的复习备考中,没有通宵达旦,但她每晚都会熬夜看书,白天则早起背单词。“这种作息习惯,我已经坚持三年了。”
从平时成绩,到考研成绩,李娟自认自己的综合实力较强,面试表现也不错,但还是被调剂了。她原以为是学校的关系户,但经过研究《2017年某某大学接受调剂考生材料》后发现,自己初试分数低到根本没有入选资格。
“同一专业的另一个调际生比我分数低,却入选了。”在看到那个低分同学的学术简历和学校背景后,李娟无奈地笑了:“我完全碾压他。”
随后,李娟向学院提出质疑。学院主管招生办的老师回应:“如果学院所有专业老师都认可你,而招生经理反对的话,你是没机会调剂的。”而在李娟提供的众多老师认可的材料中,只有一位老师有签名和不详的评语。
李娟明白,学院有权力按自己的判断进行招生。但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的她依然感到不公:“就算是内定,也可以尽量把标准公开化吧!而且给关系户的内定指标,至少给调过来的人一个保研的名额吧!"
“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很多在外校的考生牺牲了很多东西去备考,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的,确实很伤心。”无数和李娟一样怀揣梦想的考生,他们牺牲闲暇时间,牺牲娱乐时间,牺牲交友时间,甚至牺牲恋爱时光,为的就是能圆梦自己的理想学府。最终,却是得到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