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代表了什么?
作为曾经的成绩单重度使用者,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绩单,其实是最客观的硬通货。它不区分学历、院校,只要成绩够好(或不好),总能找到地方把它用到极致(或无从使用)。 用它可以保研、直博、申请奖学金;用它可以申PhD、找工作、申请实习;它也帮你申请H1B、办理签证;甚至出国移民时,它的作用也很大——作为申请人过去学习成绩的证明,是留学移民中重要的申请材料之一。 而它在留学生群体中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证明”,变成了现在的“追求”和“标签”。 越来越多同学把申请名校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而排名越靠前的学校,自然对学生的要求也会越高。除了本科期间成绩要足够好看之外,在研究生阶段也希望学生能继续延续优秀的传统,成绩排名靠前。
于是在留学申请上,越来越多的同学青睐于G5、王爱曼华等顶尖名校,因为它们代表着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和高排名的知名度。而在这些学校的申请者当中,GPA往往是被第一个放出来的申请条件。 当同学们为了GPA奋斗的时候,GPA也悄然改变了同学们的身份。原本国内大学GPA的评分标准里,600分就相当于个及格线了,700分以上就相当拔尖了。但到了海外,700+的GPA反而成了平均水平。 700+GPA的同学在海内外都一抓一大把,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有的同学可能还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当同学们都在追逐这700+GPA的成绩时,也就自然而然地让GPA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高低的标准。 于是那些原本看似平平无奇的成绩,在GPA的加持下,有了意义——它们代表了过去努力的结果,也是未来职业选择乃至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门槛。
虽然拿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每个学分的获得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因此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成绩单都是大家用心血与汗水换来的成果。也许这份果实并不耀眼,但它绝对是对大家努力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