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推荐信学生能看到吗?
作为在留学申请圈摸爬滚打了好些年的机构,我们遇到过的同学除了个别性格特别内向的,大多都非常关注推荐信的内容以及撰写的人选。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接触过的很多同学在准备申请材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找自己的导师写推荐信,并且认为由自己的导师写推荐信一定是手到擒来、事半功倍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导师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导致申请结果出现逆转。这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研究生在读期间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更有可能是“师徒”“君臣”甚至是“父子”关系。在这种关系背景下,如果导师没有非常了解你的申请院校及专业,对于是否愿意给你写下推荐信其实是很犹豫的;另外一点就是因为中国导师本身指导的学生就比较多,如果每个同学都来麻烦他写出长长的推荐信,他很可能也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和精力。我们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要对导师的推荐信抱有“绝对信任”的心态。
相较于导师的推荐信,我们更建议大家寻找本专业领域的副教授/副校长的推荐信。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国内体制的关系,中国的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相对来说是比较沉重的,很多老师甚至没有精力去仔细研读你本科期间的培养记录(成绩单),因此如果你找的导师是刚刚带过你的导师,他/她未必能够很详尽地了解到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而学校领导的视野则更为开阔,他们不仅熟知你本科期间的表现,还对你的研究生阶段的表现、研究方向以及个人特质有一定的认知度。你找本校本专业的校领导/副书记/研究生院院长所写的推荐信会比找你的导师所写的推荐信要更有力得多。
第二,从操作层面来讲,找学校领导写推荐信比找你的导师要更方便一些。尤其是对于那些选择申请直博的同学,由于直博的申请需要提供两位教授(副教授)的推荐信,如果这位教授刚好是你的导师,那么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申请的难度。
第三,从文书写作的角度来讲,由学校领导写的推荐信内容会更全面、客观。因为在撰写推荐信之前,学校领导通常会先阅读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简历、PS、成绩单等,再结合对学生的人格品行的了解,来撰写推举信。这样撰写的推荐信会更加中立客观,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