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条件是什么?
航道是指水流相对稳定,可以航行的水道,是由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和地质)决定的。 天然形成的河道都具有航道作用,只要水深足够、流速平稳、没有碍航物,便可通行舟楫。这样的河道在河流的上游叫“天然航道”;在海洋中有无数的潮汐通道也属于天然航道。 人工开挖的运河也具有航道作用。但人为开挖的运河由于改变了水动力的条件,使得某些运河的航道功能不能持久。一旦淤泥淤积、河床变浅,运河便成为废河了。
在江河入海口,由于海水倒灌造成河床抬高而形成的三角洲,往往是一个大型的天然避风港。 长江口北支的九段沙是长江冲积而成的一大片三角洲。这里风浪小,淡水湖沼众多,水生植物繁茂,是鱼类最好的栖息地之一。这里是长江中上游渔民的最佳停泊场所。每年秋季,成千上万艘船只汇集于此,形成壮观的“捕鱼队”。
现在,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更将增加这一地区天然航道的流量和航运能力。 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31.65亿立方米的巨大水面,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以上,不仅将成为长江流域的气候调节器,还为长江下游增添了一条新的通航河道。
据专家估算,三峡工程建成后,至多20年,船从南京可到武汉,宜昌以下江面可常年航行万吨级轮船。 至于那些缺乏天然水源的地区修建的人工水库,虽然改变了当地的水文状况,但由于其面积一般很小,影响范围有限,对下游的影响不太大,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淤塞现象,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当地的航道功能。只有一些特别贫瘠缺水的地方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才需要慎重考虑其对下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