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本科每门课都要读10本书么?

裴世炎裴世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MIT本科并没有这样要求,但是如果你要上最顶级的课程,确实需要阅读大量资料。以CS 576为例,这门课的要求的必读文献就高达一百多篇....很多其他专业也会有一两周的preparation course让你读很多书(尤其是EPFL的双学位课程) 不过我上过的MIT的课不多,只有CS 576和PHY 580,所以其他课程的阅读量不能作为参考。

对于我来说,两门的阅读量都很大。比如学PHY 580的时候我整整读了六周的书才上课!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物理概念和现象,但是要想完全理解还是需要花时间的。这还是在有实验的情况下!如果纯粹理论的话估计还要更多。因为实验的报告也要花很多时间看。(这里要提一句,MIT大部分课都是有实验的,只是个别纯理论的多一些。)

不过,虽然这两门课给我的感觉是读完书后再上课会容易理解一些,但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其实很少,很多时候教授只是一直在重复概念,如果课前没好好看书可能就很难跟上了。我觉得这可能也是MIT想要达到的效果——迫使你课后花时间阅读和思考。 另外说到读书,我觉得MIT的读书和国内或者国外别的学校有很大不同。在国内可能一本书只要两个星期就能看完(如果是理工科),但是MIT的很多课本(特别是工科)其实都是基于论文写的,并且有很多公式推导,因此读起来比较费力。而且有些书本不是直接介绍概念的,需要你花时间去理解作者的想法然后再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不太同意“MIT学生读书快”的这个结论。至少对我来说读MIT的book和读paper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司徒晟轩司徒晟轩优质答主

和美国其他大学一样,MIT的教学也是以选修制为主。大一学生会进入到通识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大二后,学生将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学习,课程多是针对某个领域某个方向的,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了满足各个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MIT会提供非常多的课程。

但MIT的学分要求在同级别的大学中是数一数二的,因此,MIT的学生可选修课程空间有限。MIT实行的是三学期制。除了夏季学期,每学期时长15周,学生学习三门课程,每门课程要求修满56节课。MIT对于课程考核的标准非常高。学生在一门课上每周花费的时间大概在每1课时需要15-20分钟准备。即上课1小时,课前/课后3-5小时的学习,每门课程要花费210-280小时,一学期需要花费630-840小时,约等于每周工作42-56小时。

MIT的很多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课和入门级专业课,以书籍作为课程的主体读物。比如,大一的通识人文课程(24.03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World War II战后美国史)要求学生一学期读五本书,每周要读一篇论文或者一本小说或者一本传记以及一篇社论。对于工科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而言,很多课程是以教材作为主体读物,这类课程要求学生一学期修读一本教材,比如(18.100A real analysis实分析)一学期有三本书作为学习材料。也有部分工科类课程,教材和相关论文作为课程学习材料,比如(22.25 Introduction to Plasma Physics and Fusion Energy等离子物理与聚变能源导论),要求学生在读一本教材的同时辅以相关论文资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