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家政策有哪些?

暴茜帛暴茜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地理上讲,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从中国近代史来看,香港的回归是必然的。 改革开放前,中国需要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来发展经济,但当时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阶段,为了扩大市场,它们纷纷把工厂搬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于是香港、台湾及东南亚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地;另一方面,由于内地实行计划经济,资本和人力都高度集中,缺乏效率,所以内地很多企业(包括央企)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建厂,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由内地提供,产品就地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种“前店后厂”式的贸易结构使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也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贸易结构对香港的优势逐渐缩小了。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内地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0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460亿美元,比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5.7倍,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最大的伙伴。

面对内地的强劲对手,香港的优势不复,不少企业外迁或内迁(设立生产基地),导致香港就业人口减少,财政收入下降。2010年前后,香港出现人均收入水平下降,银行利率高达5%以上,而同时期大陆的银行利率都在六折优惠,人民币贷款利息只有2.75%,如此高企的贷款利率引起大量热钱涌入香港,从而推升房价和物价上涨。

当时内地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城市房价也在飙升,但相对香港来说还是非常便宜的,因此很多投机客将资金投入内地楼市和股市,希望从中获利。当然也有不少内地人持相反的态度,将手头的积蓄或即将到的工资汇款到香港亲友那里,以购买房产作为投资,期望将来升值以后再转手出售给外来投机者,赚取佣金。

在这种双向投资和流动中,除了少数既得利益者外,受益的最大群体无疑是普通民众,因为任何一笔资产的增值都是基于底层劳动人民奉献出来的价值和汗水。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无论持有者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最终消费和开支的都是底层劳苦大众,他们需要支付更高的租金和生活费用,购买更贵的商品和服务,而这些支出原本属于政府的税收,现在却通过金融渠道流向了个体消费者,最后转化为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

茹桃琳茹桃琳优质答主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政策包括国家的统一、外交、国防和其它方面的政策,是关系到国家根本制度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就现行国家政策而言,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其他在香港实施的全国性法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毒品、军火武器、反革命宣传品、淫秽物品以及贪污、受贿等方面犯罪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法律和法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条文,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的国家政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实施,是具有宪政意义的重要法律文件;法律本身也是我国的国家政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其实施需要通过其他法律、法规及各种规范性文件和政府行为来具体体现。从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来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既是法律,又是国家政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