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签证严了?
这个问题其实要从历史中来找答案,因为法国签证政策的历史和英国是基本一样的。 拿破仑时代,英法两国关系恶劣,法国为了打击英国的海上贸易,在1803年对英国宣战。同时期的1804年,法国还废除了君主立宪制,实行了拿破仑帝国元首制度(Empire)。而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则是英国海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大帝的海上计划以及征服欧洲的计划——不过这场战役也让拿破仑明白了一个现实:单凭法国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在海上击败英国。所以他在1806年和普鲁士、奥地利结成了同盟对抗英国及其盟国,后来这个联盟就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
由于法国当时在欧洲大陆几乎所向披靡,所以这个同盟并不像其他同盟一样强大,而且英国人在西班牙沿海进行封锁使得法国在西班牙的扩张遇到了困难。所以在1807年的时候法皇陛下决定让奥格斯堡协会的“德国兄弟们”来分担自己一部分压力——他派兵进入了德意志,开始建立“莱茵邦联国家”(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虽然从名义上看奥格斯堡协定签署的国君们都是莱茵邦联的成员国,但是实际上他们都不愿意真的完全服从法国人的统治。而在这些国君当中有七个人分别是萨克森选帝侯、巴登大公、符腾堡大公、巴伐利亚国王、黑森-卡塞尔伯爵、黑森-达姆施塔特伯爵和美因茨选帝侯、杰森根堡伯爵,这七个国君组成了所谓的“七国之盟”,拒绝承认莱茵邦联为合法的邦联组织,而是将莱茵地区视为法皇陛下的领土,由他们自己分而治之。 这七人当然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他们将受到来自法兰西帝国的军事干涉。不过对于当时的普鲁士来说,这种抵抗法国的行动就是绝对正义的了!于是他们联合普鲁士以及其他几个小邦结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准备向法国开战。 然而这个时候,英国人的动作比所有人都快一步:他们把战争经费直接寄给了莱茵邦联部队的每一个士兵!英国人出钱出力,这让原本打算靠法国人撑腰的军事行动瞬间变成了独立战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布伦兹起义”(Kobulenzer Aufstand, 一八零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今德国科布伦兹发生的一场反法起义)。 在这场战争中,包括美因茨在内的所有“七国之盟”的城市都被攻陷并被夷为平地;只有位于莱茵河畔的黑森选帝侯国凭借其险要地势和充足的给养坚持到了一八零九年三月才不情不愿地降服。
但即便是这样,拿破仑依然不肯放过这些人。他以违反奥格斯堡协定为名,于同年九月出兵黑森,镇压了这次反抗,并让巴登接受了自己的保护,正式吞并巴登作为自己的领地;随后又在次年吞并了符腾堡的部分土地。此后他又以萨克森未执行莱茵邦联法令的罪名,出兵占领了萨克森南部。 就这样,整个莱茵河以东的地区都成了波旁王朝的领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奸集中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法国的控制,必须遵守他们的法律,缴纳相应的税款,并且随时可能被征召入伍——至于莱茵河以西的国家么……嘿嘿嘿。
在一八一二年到一八一四年那次俄国入侵法国期间,所有的莱茵邦联成员都出兵帮助法国抵抗俄国人。当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后,莱茵河左岸的土地立刻被归还给了普鲁士,但是莱茵河右岸却再也没有回到法国的怀抱。
直到一九四五年以后,这一切才终于成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