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会不会算进gpa?
好多学生有个误解,认为大学里的课只要期末考试的时候好好复习一下就都能通过。所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成绩也就马马虎虎。等毕业了才知道,自己4年大学的gpa都被自己毁掉了。
gpa是什么呢?gpa又叫绩点,是大学计算学生成绩时的一种方法。具体算法每个学校不一样,但是基本算法思路都一样。主要考核方式有3种,平时成绩(5%-20%)、课堂考试(30%-50%)、期末考试成绩(50%-70%)。不过现在很多大学更加侧重学生的平日表现,也就是说你现在大学里的每门选修课都会影响到你的gpa。
gpa在3.0以上(包含3.0)为平均成绩,2.0-3.0为中间成绩,2.0以下为差成绩。不过按照现在大学的算法,只要你想继续深造研读硕士或者博士,几乎没学校都会要求你这4年的平均成绩必须保持在3.0以上。
有人可能会说什么?我本来不想考研的,可现在居然逼我要考研?!f**k!不考研的人真的不用考gpa,不管gpa有多么重要,只要有奖学金评比、出国、保研三项之一的成就,你就已经完全成功了。因为你的gpa已经是达到了佼佼者,无需再争高下。毕竟在那么多学生里面,你是不可能脱颖而出达到最高水平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有人肯定会说了,不考研就不需要gpa了?那你错了,你将来工作gpa仍旧是对你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认识的标准。就算你一辈子不考研,你也还是得考研滴。谁叫我们国家不实行欧美国家的教育理念呢?都是要读研、读博的。如果你将来不想一辈子打工(打一辈子工倒也不算一辈子,只是比较辛苦而已),那就要通过读书来获取更高的文化水平,然后走向人生巅峰......
扯得有点远了,说回gpa。gpa的算法里面会有这样一个换算,4分绩点为3.0,3分绩点为2.4,2分绩点只算1.8,1分绩点算1.0,当然这些分要四舍五入,取整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你修的每门课都有不同的绩点,有的课gpa要求比较高,那你自然就要在每门课上多用心了。尤其一些公选课,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体育、大学英语等,一定要尽量拿到高分。因为这些不仅是必修课,更是将来你考研的复习课,所以说这些课程的gpa在总体分中也占重要比例。
一般来讲,大学的教授都喜欢好好学习的学生。所以就算他们不点名,你也最好去听听课。毕竟大学老师看重的也是gpa,而且如果教授喜欢你,很有可能在课后给你单独聊聊人生谈谈理想什么的。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特别有特长,例如你画画特别好,或者特别会弹吉他,说不定教授就会觉得你是个奇才,然后私底下给你减少作业,还有可能给你一个c。至少保证你在这门课上的gpa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