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回来的学生好吗?
我认识一名学生,是一个女孩,在英国读书,211本科+985硕士,学的是金融,出去前考了一个中级会计师。从英国回来以后,在郑州找了一份工作,年薪8万元,具体什么工作我不太清楚,但工作内容似乎跟她所学的相关性不太大。她爸妈在那段时间到处托关系,想把她调到郑州银行之类的地方,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调成。她现在那家公司的老板似乎不太重视她,日常工作都是由另一个阿姨主持的,她只是一个旁听者。而她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努力学习英语,还自学了第二外语——西班牙语。从英国回来之后,西班牙语几乎没用过。在社会上上班之后,发觉与课本上所学的金融知识差别很大,不知道该不该考研,但是又不太确定未来的路怎么走。
我跟她简单聊了一下,她给我的感觉是:有点迷惘,有点不自信。从学生来到社会人,她似乎没有适应,或者说还没搞清楚社会人与学生之间的区别。从她给我发的一些短信中,我能感觉到她很努力地在适应这个社会,但结果似乎不那么尽如人意。不过在我看来,她的现状之所以是这样,最大的责任在于她的父母。从她所接受的整个教育来看,她父母对她期望过高。她妈妈是一个特别能唠叨的人,从她小时候一直到上中学、上大学乃至出国,她妈妈好像就没有停止过唠叨。她从小就被教育要“寒窗苦读”,要“全心全意”读书,别的什么都不能想,好像读书是她生命中惟一的一件事。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外国同学家庭背景似乎都不是那么纯洁,很多家庭都是开公司的,有的是做投资行的,总之都是跟经济相关的。只有她,是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外国的读书人与中国的读书人很大不同在于,中国的读书人似乎将读书当作一件很神圣的事,而外国的读书人更多将读书当作是提高自己生活品位的一件事,或者说,是一种娱乐。她似乎一直找不到读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联。她读完大学之后,觉得能拿出去的东西很少。英语是好,但是英语好在中国太多,而且在中国似乎没什么用。西班牙语,就更不用说了,郑州这么个小地方,哪用得着西班牙语。如果说,她在国内有过什么专业相关的经历的话,就是在中信银行办过卡,而在国外上学期间学的跟金融相关的课程,却好像除了期中考试及格以外,没什么用。
我认为:作为一个211本科+985硕士的女生,只要她不是特别懒惰,应该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关键就是她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果,她可以放低自己的心态,不要渴望去郑州银行之类的地方工作,先从基础工作做起,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或许,她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但是,她的父母恐怕不可能让她这么去做。她的父母好像从来没有教育过她要放低姿态,时时刻刻、事事都逼迫她往上走、往高处走。也许,这样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