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出国留学趋势?
从1978年恢复派遣留学人员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高校并轨后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留学教育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6.9万人,2010年达51.9万人,2011年达61.6万人,年均增长7.9%。到2011年底,我国在海外留学人员近170万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士100余万人。每年有40余方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留美、留欧、留澳的学历回国人员较多,而选择去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留学并愿意回归祖国服务的人员较少。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宽了留学和移民政策,留学的选择越来越多,相对而言,一些所谓的“英语国家”的门槛低了一些。同时,语言培训这一环节,也在各大英语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总的看来,我国选择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语言文化的留学趋势是在增长,但总量并不大,所占份额极为有限,并未对整个我国留学教育的发展格局形成重要的影响
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机构都开展了出国留学业务。2011年,我国全国65所全日制普通普通本科高校开展了留学生教育,其中19所高校还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在65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主要面向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开展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在65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机构共60所,其中51所为全日制普通高校,9所为中国公民提供留学生教学活动。在60所设有外资的高校中,有39所同时是“国家重点大学”。这表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事留学业务的实力较强,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高,得到国际认同
2011年,教育部批准在我国58个城市设有97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中55所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3所为高职高专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9所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包括语言培训和学位教育的非学历教育)。这些合作办学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和西安等7个城市,内地其余26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尚未有合作办学项目。
在我国进行合作办学的中外对方高校一般为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如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新加坡管理技术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国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但同时也产生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办学中突出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教育实质和质量;二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盲目性”以及对我国教育体制的“不规范”
当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职能由以往的学术性培养向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转变,我国的毕业生也将由以往的“专才”培养转变为“通才”培养。在这种形势面前,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知识,借鉴西方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合作教育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但无论如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人生奋斗目标
2012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之际、承上启下之时。在此时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提出:“拓宽受教育范围的领域,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公众不同年龄阶段持续学习。开展免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开展免费的成人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扩大国民教育专科以上层次教育、多形式发展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相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快速、更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目标,满足全体公民得到更好的教育、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