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如何教育?
谢邀!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之前没怎么关注过这个问题,所以可能不能给题主提供太多信息,但尽量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我现在在读本科最后一年,在澳洲。先说教育方式吧,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很难去说哪种方式比另一种好,或者说哪一种最适应中国学生。 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因为每个学期都换校区),大一在大分校,一个班级大概20多个人,老师很照顾我们这些外国学生,讲课也比较慢,有PPT也有讲义,每周有三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还有Tutorial(一对一的辅导课程。)每一门课都会有两次期末测试和一次mid-term,占期末成绩30%,其他都是平时小组作业和presentation的成绩。大二转到主校,虽然同学大部分还是之前的大分校的同学,但是班级里多了一些从其他国家来的国际学生,老师没有特别的照顾,上课内容和难度都比大一分校的时候难很多,期末测试和mid-term的比例和之前一样,但增加了assessment的作业所占的比例。大三再换校区,这个校区的国际学生比例高达75%,老师的母语不再是英语而是其他的欧洲语言,而且似乎对中国人没有那么“友好”了(比如同一个题目给不同中国人的分数差别很大。。。),课程更难,期末测验和mid-term占总成绩的比例更大,另外会增加quiz和report。大四就轻松了,只要完成final project就可以毕业,当然如果有同学选择再多修一两门课也是可以的。
至于您说的教育模式更适合中国学生,我觉得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比如首先确定您的女儿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如果她不喜欢问她也白问,因为她一定不会乖乖听您的安排而选择适合她的学校的)然后就看她想学什么专业了,有的专业国内认,有的就不认。如果她在海外学习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国内的课程就很麻烦了,除非她学的是国内有开设的专业且愿意多花的时间和精力在国内课程的补上,不然的话真的很累。但如果她选的不是国内开设的专业,反而省心不少。 再有就是国外的大学一般都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课上和老师互动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课堂大小取决于老师,像我的PSYCHOLOGY课就有100多人,而另一个课只有8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