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央工学院怎么样?
我是1997年入学的,当时这个学校叫名古屋工业大学,简称工科大学(こうがくだい),属于国立大学。 当时的工科大的学生分为3批 第一批是1950年代的后半期从私立大学转入的国立化学生 第二批是1960年代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有男生也有女生 (不过比例非常小) 第三批是1970年代以后进入学校的,以工学部的理工学科为主都是男生。 除了理工以外还有一个经营学部,不过规模很小。
我们这一届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情况就是有两个中国留学生。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小左,我们都是理工系,不过不是一个专业。 记得刚到学校报名的时候发现小左已经在工科大学的中国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因为他的日语很好,又是在北京考的大学,所以印象很深。后来才发现我们同专业有个中国同学叫黄华。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可能是为了照顾我们中国人吧,毕竟我们两个是唯一的两个亚洲人。
那个时代是一个理工科极其受重视的时代,任何跟理科沾边儿的专业都非常受欢迎。因此我作为理科大学出身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但是再回国总有一种自卑感,觉得不如文科生;相反小左虽然学的是经营,但是始终觉得自己是理工科生,总是以理工科自居。 这个学校没有校园,所有的建筑都很旧也很紧凑。照片上可以看到中央路两边的建筑,还有马路对面的一高。
我们那一栋宿舍楼离教学楼很远。宿舍里一张很大的上下铺,每人一个抽屉空间也很大。宿舍没有洗澡的地方需要去公共浴室。食堂很大,分A B C D四处,各处的饭菜味道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C处好像最便宜,不过我记得最深的是D处的排骨好吃!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实验用的动物,比如小白鼠,兔子之类的,不过最大的动物是我们养着做解剖用的蟾蜍。
在学校里最漂亮的要数中央图书馆了,三层的大楼很气派,里面很大很舒服。书也很多,不过外文书就比较少。当时能借的书都是日文原版,英文原版很少。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最先进的就是电脑室里有一台联机电脑,可以上网,不过速度很慢。学校里有个学生自办的杂志《新世代》,内容主要是报道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封面都很漂亮。
那个年代这样的杂志很多,大多是大学生自办的,内容很好,可是形式单一,都一个样子。 现在想想那是一个很纯真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没有过多的欲望,只要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