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如何反映两国关系?
说个关于留学签证的有趣的例子,法国对中国留学签证的政策,从“宽松”到“严格”的过程是这样的: 1978年,中法建交之后第二年,法国宣布,中国留学生可以申请长期的学生签证(有效期一年或更长),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即可。当时法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收费标准是3000法郎/学年,生活费2400法郎/学年,合计5400法郎/学年。而同时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留学政策的底线都是3-6个月短期的访问签证,而且申请学生签证很难;即使是已经和中国建交的日本和韩国,也不给中国留学生发长期留学签证。所以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是非常优惠的了~
1988年起,由于法国对中国大陆来的人不甚了解,怕有些人骗签,改成了只发给已经持有法国长期居留证的人的直系亲属(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签证,但前提是这些人的收入证明要符合规定的标准。
九十年代初开始,又改回给所有中国大陆籍留学生发长期签证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复呢。。。其实法国政府在开放了中国留学签证后没多久就开始后悔了……
后来据说是因为有个台湾人跑到里昂警察局去闹,说自己拿了法国长期签证来读书结果被赶出去了,因为警察局搞错了他的身份证件——台湾人用的是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而法国警察根本分不清楚这两本护照的区别= =于是里昂警察局就向上级汇报说中国人可能都在骗签,希望加强审核程序什么的。结果这事情越闹越大,整个法国都收紧了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发放……